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基地

苑青松

发布人: 张浩    发布时间: 2015-05-18    浏览次数: 676

苑青松,男,1971年8月生,民盟盟员,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,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、培训部副主任,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(人文社科类),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,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,周口师范学院学术技术带头人,研究方向:语文课程与教学论。

苑青松老师的从教经历分为两个阶段,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。1990年中等师范毕业后,开始在基础教育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,先后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李埠口乡大杨楼小学、李埠口二中任教,农村中小学教育经历为以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
1994年以后开始从事高等教育工作,1994年调入河南周口教育学院,主要从事教师培训工作,2005年,到贵州师范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,专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,2008年,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,专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,师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周庆元教授。2011年毕业后,回到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,教授课程:语文课程与教学论。

科研上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,出版专著四部:《小学板书教学艺术》、《中学板书教学艺术》、《柏格理教育思想百年回眸》、《语文:言语生命的赋形》,其中《语文:言语生命的赋形》被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全额资助出版。

在《高等教育研究》、《江苏高教》、《教育学术月刊》、《教育评论》、《语文建设》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《“涵泳”的阐释》、《朱熹对涵泳的阐释》、《乡土文化的赋形:<端午的鸭蛋>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》、《有效对话型模:“深度汇谈”模式的教学实录——以<雷雨>为例》等四篇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。

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“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的典范:贵州石门坎“波拉德”三语教育研究”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“文化强省背景下河南全民阅读模式研究”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“教师专业发展的‘三•三’制研究 ——以‘周派名师工程’实践为例”等课题14项。

荣获研究成果奖7项,其中《朱熹对“涵泳”的阐释》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,《“深度汇谈”对话模式的理论机制及课堂策略》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,《20世纪初中国教会大学校园文化载体探析》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,《出入法的阐释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教学成果评奖中,被评为一等奖,《“波拉德”课程:多元文化融合的赋形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第12次学术年会上,被评为一等奖。

《学校的本质诠释——来自贵州石门坎光华学校的田野考察》2014年1月《西部学刊》

《“周口作家群”价值再突破:梦场域的形塑——基于对邵丽、任动等作家行为导向上的认知》2014年11月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》

 

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】  【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】